2021年9月18日,全国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发出了《两化融合管理体系 供应链数字化管理指南》国家标准(征求意见稿)。在这个标准的术语表中仅有4个术语定义,除了供应链术语之外,供应链数字化管理、供应网络、供应链数字化管理平台这三个概念应该是这个标准的重点。
我认为这个标准,除了供应链管理这个主要关键词之外,数字化、网络化、平台化应该是这个标准的关键词,也是未来供应链管理的趋势。
对供应链管理而言,数字化主要包括以下特点:
(1)应用新一代IT技术,(2)数据驱动,(3)优化,(4)协作。
新一代IT技术是基础。本质上,新一代IT技术为供应链管理提供数据,并打通不同部门、不同企业、不同产业、不同地域的数据流,是数据驱动、借助数据全局实现供应链的全局优化,并实现跨部门、跨企业、跨产业、跨地域的协作。
数据驱动改变流程驱动模式。传统供应链管理是流程驱动模式,但借助数据,实现了供应链可视化之后,供应链管理将由传统的流程驱动模式,转变为数据+流程驱动的模式。未来的管理模式将利用大数据建立异常处理机制,当异常事件发生时,异常数据激活处理处理流程,根据大数据制定异常处理规则。数据驱动流程可以减少流程中人的参与度,提高流程响应速度,降低流程不确定性,提高效率,解放人工工作。
在征求意见稿中,提到供应网络:处于供应链中供应商、制造商、服务商、经销商、以及客户等节点,基于互联网、物联网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结成的数据融通、资源共享、业务协同的网状结构。
这里强调的是网状结构。在工业经济时代,供应链是线性的,由制造企业,向上游供应商,供应商的供应商等等,以及向下游用户,或者用户的用户,两端延展。物料流从上游向下游线性流动。
但是随着个性化定制的普及,制造企业对原料需求的多样性,必然导致供应商需求的多样性,而多样性原料的动态匹配很难用线性实现,因而供应链的网络化是一个趋势。
在一次供应链研讨会上,我曾经提出在数字经济时代,供应链应该更名为供应网络。
供应网络化的价值:
1、提升供应链韧性;
2、实现产业的进一步分工,提升效率;
3、提高资源利用效率。
未来对于供应链的管理将汇聚在平台上,基于平台实现供应网络中各类供应商和客户的汇聚、实现数据的汇聚,可以通过规模效应提升效率,通过数据优化提升资源效率,最终更大限度的满足供、需平衡,从而创造巨大的价值。
在征求意见稿中列出了供应链数字化管理平台的参考架构图。
这个架构图和我对未来供应链管理稍微有些不同:
在应用层包括供应链管理与预测等多个功能,而平台层包含数据库模型库。
我个人认为,在工业时代供应链是基于流程的,也就是在应用层中各个功能都是确定的流程。
而在数字经济时代,各个应用是模块化、解耦的。应用层的核心功能是根据用户需求自定义流程,调用平台的模块功能。而平台层将提供解耦的计划、预测能力接口。
所以在数字经济时代,供应链的管理能力是基于平台的赋能工具,而应用层更多的是流程根据用户定义的敏捷定义。
平台化让业务流程更加敏捷,从而应对个性化定制时代,对于个性产品的设计、生产制造、服务的敏捷流程定义。
九识、新石器、白犀牛、菜鸟、京东物流、美团、顺丰等布局的万亿赛道,谁将成为“领头羊”?
1778 阅读菜鸟全球供应链再升级:亚太仓配网络覆盖10个国家地区
1498 阅读公交车送快递,邮政、顺丰、京东物流等巨头纷纷入局
1262 阅读Gartner供应链25强十年(2016~2025)演进的洞察
1213 阅读王卫1110亿元、赖梅松289亿元、杨绍鹏213亿元、喻渭蛟夫妇176亿元......物流领域最新财富榜出炉!
1156 阅读亿通国际针对航运业的碳管理解决方案
1003 阅读看《长安的荔枝》,解密生鲜供应链
913 阅读京东七鲜华北区域覆盖加速,涉及北京、天津、石家庄
821 阅读中国外运33.8亿出售旗下路凯国际25%股权
740 阅读SHEIN半托管在加拿大及沙特站点上线
707 阅读